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9月16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《小鸟和牵牛花》说课及教学反思 《小鸟和牵牛花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,这是一篇童话,课题已经明确交代了童话的两个主人公:小鸟和牵牛花。文本内容也比较简单,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,学生一读就能懂。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他们都生活在一起,“每天小鸟都飞下窝来,跟小花、小草一起玩儿。”可见,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和睦。小鸟生病以后,请求凤仙花、小草上去陪他,他们不是不想去,而是他们实在是无能为力,他们俩也很发愁。此时的牵牛花主动帮助了凤仙花、小草去陪小鸟,给他带来了快乐,使小鸟的病好多 了。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、朋友之间的关爱、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,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。即帮助别人、快乐自己。 我认为本篇课文主要体现“和美”这个主题,即和谐、美好。以“小鸟和他的邻居朋友相处的怎么样?”这个大主题引导学生学文。让“情”与“理”交融一体。于“理”,让学生明白小草、凤仙花都是生长在地上,不可能爬到树上。而牵牛花却可以利用自己的蔓往上爬,这是它们各自生长的特点。于“情”,注重对文本人文精神的开掘,依凭课文,引导学生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关怀、关爱、和谐共处生活的美好。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,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: 1、认识课文中13个生字,读准“蒙蒙亮”“蔓儿”、“冲”等难读的字。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分角色朗读课文。 3.通过阅读《小鸟和牵牛花》的故事,了解牵牛花、凤仙花及小草等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,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,能主动关心身边的朋友。 4、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,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。 根据教材的内容,我发现文中有较多的空白点,这为锻炼学生想象说话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于是我就抓住空白,引导学生进行想象,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。如: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,我让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,让学生在想象中,感受小鸟没有生病之前,与伙伴们幸福愉快的生活,为下文能更好地体验小鸟的孤独和伙伴之间深切的友谊做好了铺垫。在第二段的教学中,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,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,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,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。在朗读完第二自然段以后,我从文本引发:“小鸟那么痛苦,如果你是它好朋友,会怎么做呢?”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,尽情畅谈。教学牵牛花爬上树以后,我又请想象牵牛花会和小鸟说些什么,在学完整篇文本以后,再让学生当当小鸟对朋友们说一些感谢的话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,有些环节我引导得不是很到位,比如: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,从而指导学生读好小鸟生病的这段话时,学生并没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情景中,所以小鸟那种难过、痛苦的感觉也读得不是非常明显。在指导牵牛花为了去陪小鸟而使劲爬呀爬呀这个自然段时,虽然我预设了很多,但是我自己的情感还不够投入,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效果。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517_24005.html
分享按钮 |